为传承端午文化内涵,增进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交流,5月29日下午,大连盲聋学校与中山路小学携手开展“迎端午”主题融合活动。两校师生相聚一堂,通过民俗体验与团队协作游戏,共赴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与情感交融之旅。
融合互动:共筑友谊桥梁
在教学楼五楼多功能厅,盲聋学校45名视障学生与中山路小学四年级40名学生组成“融合小队”。在教练的引导下,学生们围成圆圈,通过复述与分享兴趣爱好,快速拉近彼此距离?!按┰嚼浊被方谥校肿樾?,蒙眼者在同伴的声音指引下绕过“雷区”,指引声此起彼伏,小组成员紧密配合,共同完成挑战,深刻体会到信任与沟通的力量。接力传递中,学生们通过精准表达与专注倾听,诠释了协作的意义。现场笑声此起彼伏,友谊的种子在协作中悄然发芽。
彩蛋传情:巧手绘制祝福
综合楼三楼阅览室里, 1-7年级及混龄班的听障学生与普校学生共同开启“撞彩蛋”趣味赛。每人两枚鸡蛋,一枚用于竞技,一枚留作纪念。孩子们手持马克笔,在蛋壳上绘制粽子、龙舟等端午元素,色彩与线条在指尖流转。随着“咔嚓”声响,撞碎的彩蛋化作欢乐的符号,而完好的彩蛋则被小心收藏,成为独一无二的节日信物。活动中,“严禁浪费”的倡议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传统习俗中“节俭”的智慧。
粽叶翻飞:共品劳动之美
最具烟火气的“包粽子”环节在食堂展开。八年级到高二年级的听障生与普校学生分组协作。在职业教师以及职业班学生的指导下学习包粽子。洗手、领取食材、卷粽叶、填糯米……同学们认真效仿,互相协助,尽管手法青涩,却在合作中包出了一个个饱满紧实的粽子。活动结束后,各组主动清理卫生,用实际行动践行劳动精神与环保理念。
此次活动以端午为媒,让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在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,更在合作中理解“平等、接纳、共融”的意义。从知识分享到动手实践,从竞技比拼到协作劳动,这既是一次传统文化的生动传承,更是一场关于爱与成长的美好相遇,两校师生用行动诠释了教育的温度,让这个端午格外温馨而有意义。
撰稿:冯士乐
图片:姜云云、汤珊珊、周明、刘颖(?。?、左思
初审:周建文
编辑:杨昆
审核:庄德强
为传承端午文化内涵,增进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交流,5月29日下午,大连盲聋学校与中山路小学携手开展“迎端午”主题融合活动。两校师生相聚一堂,通过民俗体验与团队协作游戏,共赴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与情感交融之旅。
融合互动:共筑友谊桥梁
在教学楼五楼多功能厅,盲聋学校45名视障学生与中山路小学四年级40名学生组成“融合小队”。在教练的引导下,学生们围成圆圈,通过复述与分享兴趣爱好,快速拉近彼此距离。“穿越雷区”环节中,学生分组协作,蒙眼者在同伴的声音指引下绕过“雷区”,指引声此起彼伏,小组成员紧密配合,共同完成挑战,深刻体会到信任与沟通的力量。接力传递中,学生们通过精准表达与专注倾听,诠释了协作的意义。现场笑声此起彼伏,友谊的种子在协作中悄然发芽。
彩蛋传情:巧手绘制祝福
综合楼三楼阅览室里, 1-7年级及混龄班的听障学生与普校学生共同开启“撞彩蛋”趣味赛。每人两枚鸡蛋,一枚用于竞技,一枚留作纪念。孩子们手持马克笔,在蛋壳上绘制粽子、龙舟等端午元素,色彩与线条在指尖流转。随着“咔嚓”声响,撞碎的彩蛋化作欢乐的符号,而完好的彩蛋则被小心收藏,成为独一无二的节日信物?;疃校把辖朔选钡某槿煤⒆用巧羁烫寤岬酱诚八字小敖诩蟆钡闹腔邸?/p>
粽叶翻飞:共品劳动之美
最具烟火气的“包粽子”环节在食堂展开。八年级到高二年级的听障生与普校学生分组协作。在职业教师以及职业班学生的指导下学习包粽子。洗手、领取食材、卷粽叶、填糯米……同学们认真效仿,互相协助,尽管手法青涩,却在合作中包出了一个个饱满紧实的粽子?;疃崾?,各组主动清理卫生,用实际行动践行劳动精神与环保理念。
此次活动以端午为媒,让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在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,更在合作中理解“平等、接纳、共融”的意义。从知识分享到动手实践,从竞技比拼到协作劳动,这既是一次传统文化的生动传承,更是一场关于爱与成长的美好相遇,两校师生用行动诠释了教育的温度,让这个端午格外温馨而有意义。
撰稿:冯士乐
图片:姜云云、汤珊珊、周明、刘颖(?。?、左思
初审:周建文
编辑:杨昆
审核:庄德强